如今 “数字永生”似乎近在咫尺,
【资料图】
早在去年7月中旬,
马斯克宣布已经成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,
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云端,
而新一轮AI大爆发给普通人带来机会:
有人在电子世界“复活”过世的亲人,
与其交流、对话,
更有心灵导师成功复制了自己的“数字替身”,
让它代替本人去授课、赚钱。
▲韩裔母亲的数字“化身”在和女儿对话 图源:人工智能纪录片“Living Forever Through AI:Digital Immortality and the Future of Death”
▲印度冥想大师狄巴克·乔布拉的AI“化身”
▲AI马斯克对谈AI乔布斯 脚本:ChatGPT-4; 视觉:Midjourney V5 图源:人工智能博主汗青
一条采访了AI大数据专家涂子沛,
他很早之前就提出了体外“第二大脑”的概念,
来建立独属于自己的、家庭的数据库,
为不久之后接入AI系统做好准备,
“未来可能墓地会消失,
纪念亲人就会在互联网上,
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AI,
而这个时代的到来,可能会在5年之内。”
撰文:张锐嘉
责编:刘亚萌
01 “数字永生”即将来临
▲《流浪地球2》“数字生命计划”中的图恒宇和图丫丫
当代人对于“数字永生”的渴望由来已久。
在《流浪地球2》中,图恒宇(刘德华饰)的女儿图丫丫遭遇车祸后,记忆被采集到数字生命卡里,在经过迭代后拥有了自我意识,获得了“数字永生”,而图恒宇本人最后也得以进入数字世界,与女儿重逢。
随着AI技术越来越成熟,这个科幻的设定距离我们并不遥远。如今有人正在将自己亲人的数据,整理上传到云端。也有不少公司瞄准这一机遇,制作出过世亲人的“化身”和你互动。
▲James Vlahos和父亲合影
2017年,詹姆斯·维拉豪斯( James Vlahos)的父亲因为肺癌癌症去世,在父亲生命最后的几个月,儿子开始拿着录音设备让80岁的父亲讲述他的一生:从童年时在街上看到喜欢的姑娘,到他小时候养的一只宠物兔,从唱歌剧的课外活动到成为律师的经历,从事件到细节的9万余字的父亲的一生,被记录到了互动性人工智能程序“Dadbot”中。
在父亲去世后,儿子詹姆斯和这个人工智能机器人聊天,就好像父亲还在身边。“Dadbot不能替代父亲,但却让我用丰富的方式缅怀父亲,给到我极大安慰。”
▲HereafterAI的照片上传界面
之后Dadbot被研发成回忆型聊天机器人,詹姆斯还专门成立了公司HereafterAI,让任何人都可以制作自己的数字人“化身”。
在网站注册后,会有一个自动聊天机器人收集你的人生故事,比如你最早的记忆是什么,你人生最自豪的一个场景等等,还可以插入配图丰富细节。“化身”做好后可以分享给亲朋好友,他们可以跟你的“化身”对话。
“化身”的制作是免费的,但分享的费用从每年49美元起,根据分享故事的数量不同价格也不同。
这样一来,未来我们纪念过世的亲人,最好的方式可能不是去墓地,而是到互联网上,你可以跟他聊过去,用很平常的方式。
▲北京数字墓园 图源:央视新闻
而在中国,殡葬行业里的“墓地”也正在悄然进行数字化。
今年北京已经有五家陵园共设置了7000个“数字墓位”,埋在这里的人不再讲究入土为安,取而代之的是一块电子屏幕,费用在3万到10万不等,一般租期是20年。
三个月以来已有近300户家庭将亲人安置在“数字墓位”,有生前不爱风吹日晒的妻子,有未来要选择海葬或生态葬的父亲,骨灰先暂存于此。
目前数字墓位还仅仅是提供播放照片、视频等多媒体素材,但在未来,跟过世的家人对话、互动几乎是指日可待。
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,“数字永生”不仅意味着重新获得与过世亲人的连接,还蕴含着更多的财富机会,以及人类智慧更为生动、久远的存续。
▲狄巴克·乔布拉的数字“化身”在线上教学冥想课程 图源:人工智能纪录片“Living Forever Through AI:Digital Immortality and the Future of Death”
印度冥想大师狄巴克·乔布拉(Deepak Chopra)也创造了一个AI聊天程序Digital Deepak,他把自己多年来的心灵习得和医学知识导入程序中,问他问题就好像跟狄巴克本人对话,程序也可以通过观察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出回应,好像建立了真实的“关系”。
Digital Deepak还可以教课,学徒与其进行视频通话,做冥想训练。换句话说,数字分身已经在帮助狄巴克打工赚钱了。
“我希望我有机会能跟下一代的下一代对话,了解他们的时代是什么样的,希望可以获得数字的永生。”狄巴克在采访中表达对永生的追求。
▲和人工智能程序Steve Mind对话
▲数字人钱学森 图源:新华社
这样人格化的“数字生命”可以把当下杰出的人类智慧带到未来。而且只要留存的个人数据足够,某种程度上,我们还可以“复活”过世的伟人。
今年2月,一位软件工程师利用ChatGPT的原理,用乔布斯的传记、演讲和书信作为素材训练程序,让其拥有乔布斯的语料库,打造了乔布斯版本的聊天机器人Steve Mind 。你在对话框中输入的问题,都可以得到乔布斯式的回答。
同系列的 AI还包括基于《理想国》训练的“苏格拉底 AI”,基于书籍《CEO指导手册》的“CEO AI”等等。
▲涂子沛在南加州科技创新研究所
在B站上,有一波科技up主正在尝试初步的“数字化自我”,他们在开源的大模型里导入了自己的微信对话数据和博客文章,制作出贴近本人个性的聊天机器人。
面对即将到来的“数字永生”浪潮,我们采访了大数据专家涂子沛,他很早之前就已经意识到这股趋势的到来,并且提出了“第二大脑”的概念: 长期、大量积累个人数据,并进行分类和标注,加上AI大模型的训练,就相当于制造出一个外置的大脑,可以帮助激发我们个体无限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。
以下是他的自述:
02 如何构建“第二大脑”
▲涂子沛远程接受一条采访
我的学习和工作一直跟数据紧紧挂钩在一起。
2005年后,社交媒体蓬勃发展,每个人可以随时随地产生数据,而且是海量的,我们慢慢地把这部分新的数据叫做 “大数据”,不仅容量大,价值也比原来的数据大,那时候我就意识到,大数据的浪潮要来了。
1946年计算机刚刚被发明的时候,IBM的创始人沃森曾说,计算机太强大了,能处理太多的数据,所以全世界只需要5台计算机就够了。
而今天的人工智能到了一个这样的节点,有人会认为我们世界只需要几个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的产品就够了,但我预测每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人工智能,就像现在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电脑一样。
▲马斯克成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产品:手术机器人 图源:Neuralink官网
如果说脑机接口这种侵入性脑机协作的实现还需要时间和实验的话,“第二大脑”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实现的东西:一个人的数据管理系统(本书以软件Logseq为例),外加ChatGPT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的融合,这就是我们的第二大脑。
如果说第一大脑是“内存”,那么第二大脑就是“外存”。
▲涂子沛的Logseq使用界面
我从2021年8月开始用数据管理软件Logseq,每天记录下我的所思所想,还做了200多个标签,比如#历史,#自我,#家庭,#爱,#自省。
打标签是第二大脑信息收集中很重要的一环,因为人工智能是靠标注和标签处理数据的,比如在网上你看到一段很好的话,我摘录到Logseq笔记中,那么随即我就会给它做标签,甚至标签的数量要比信息本身都要复杂。
比如2021年9月20号我在Logseq写了日记,我们一家去流溪河的源头旅游,但我的思维从旅行发散到人生应该也要不断接纳细流,向不同人学习。那天的日记我就不光打了#自然 的标签,还加上了#人生,和#重要行程。
除了记录生活琐碎,我还会做会议记录,还有演讲前的笔记准备,比如2022年5月18号我在大湾区科技之光的青少年公开课的参观和准备,我记下了四个要点:观察流水线和传送带;观察工序;观察机械臂,和思考数据在流水线上的作用。我在结尾把这段打上了#重要行程 的标签。
▲Logseq标签系统
除了标签体系之外,我还把所有笔记内容分为四大类:
1. 关于各个领域的知识
2. 需要完成的项目
3. 日志,即个人生活和活动的记录
4. 备忘信息
我们每在第二大脑里增加一则信息时,都要把它归入大类,并打上标签。
《第二大脑》这本书就是我“第二大脑” 的一个产物,这本书的初稿几乎完全在Logseq中完成,写作效率提高了近1/3,在此之前,我最常用的笔记软件是One Note和印象笔记。
通常我写一本书需要8个月,而从开始执笔到完成《第二大脑》只花了我3个月时间,主要还是使用ChatGPT作为基础工具,配合使Logseq这个笔记系统。
▲涂子沛2012年在一席演讲 图源:一席
因为目前ChatGPT还没有跟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对接起来,我写书的时候也还没有最先进的ChatGPT4版本,所以我的做法是人工手动对接。在得ChatGPT的答案之后,如果我认为很有价值,我会把他放到Logseq中。
不是简单的把信息加入第二大脑,而是我来改写它生成的内容,又反过来添加回第二大脑,形成更加丰富的第二大脑库,我把这样的方法叫做“互文”。
而在未来,ChatGPT会成为插件的形式,接上Logseq这样的数据管理软件,在读完你所有笔记积累后,自动帮你输出评论、观点。拿写书为例,可能自动帮你删掉无用的信息,生成新的观点和评论,或者整合重复的信息并且归类,
而更加必要的环节,就是积累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个性化的信息数据库,不仅限于文字,还有健康数据、心跳脉搏、跑步配速等等,甚至有人用24小时Go Pro 来收集自己的生活所见所得,这就是把数据收集到了极致。
▲美剧《上载新生》里,妻子将其丈夫意识上传到云端,二人依旧共同生活
我在书中把一生的数据存储算了一笔账。
如果有一个摄像头,对着一个人永不停歇地记录,那么一天约产生 4GB的数据,100年约产生 143TB的数 据。按照当前的硬盘价格,存储这 100年的数据需要约 5 万元。而在未来,数据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,这个数字也会更低。所以我们要把一生的数据都存进第二大脑,成本是完全可以接受的。
03 更多的是利于后代
▲图源:ChatGPT官网
我自己本人并不算是 “数字生命派”,因为即便你积累足够多的私域数据,加上最先进的AI技术形成了一个和自己相似的数字人,那这其实和我自己也没什么关系,因为我本人这个碳基生命衰老和死亡后,这个身体上的意识也不会存在了。
其实“数字永生”更多的是利于后代和这个世界。
所以《第二大脑》的小标题是:脑机协作如何改变个人发展和家族传承。
▲韩裔母亲的数字“化身”制作中 图源:人工智能纪录片“Living Forever Through AI:Digital Immortality and the Future of Death”
我希望更多家庭能重视这个完全新生的事物,很多人觉得这很遥远,我现在就告诉你,你可以建,3-5年的数据积累就可以形成初步的第二大脑,而且积累是终身的,孩子从10岁开始积累,到60岁时,这该是多丰富和宝贵的数据。
而且你必须要把这些事做好,人工智能已经在那里等着你了,但如果人工智能时代完全降临,你没有自己的数据,就像做饭没有米一样,就干不成事儿。
那么以后我们留遗产给下一代的时候,我们留什么,是金钱吗?我觉得首选就是第二大脑;对于那些有成就的人,他们的第二大脑甚至可以捐给博物馆,去加工处理,然后服务社会。
其实“数字永生”更多的是指精神和知识上的,你这一辈子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,上传到云端,有人记得你、怀念你,对于那个活着的人来说,你就是“永生”的。
关键词: